-
Nature杂志发表我室李国田教授团队研究成果
时间:2023年06月15日核心提示: 北京时间2023年6月14日23点,Nature(《自然》)杂志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李国田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题为“Genome editing of a rice CDP-DAG synthase confers multipathogen resistance”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对扩大抗病基因来源,推动作物抗病育种、植物病害绿色防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沙干)北京时间2023年6月14日23点,Nature(《自然》)杂志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李国田教...
-
【中国科学报】花十年用“笨办法”解开谜题
时间:2023年06月01日核心提示: 近日,我校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于晓教授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细胞》。审稿人评价说,该研究突破了人们对植物感知病原机制的认识,对理解植物免疫系统具有深刻意义。《中国科学报》报道了该成果背后的故事。《中国科学报》 (2023-06-01 第1版 要闻)■本报记者 李晨 通讯员 匡敏用《白蛇传》中的经典桥段比喻BTL2、BAK1与病原微生物的效应蛋白之间的关系。受访者供图 深夜,电脑...
-
我室在利用生物锰氧化物进行氧化矿化含卤素多环芳香污染物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时间:2023年05月23日核心提示: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和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微生物生物技术课题组报道了利用一种工程假单胞菌和生物锰氧化物的双动力氧化系统,实现了对含卤素多环芳香新兴污染物双氯芬酸的完全矿化降解,并揭示了由加氧酶和自由基的偶联氧化降解机制。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期刊上。 南湖通讯网讯(通讯员刘永轩)近日,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和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
-
我室在土壤剖面微生物残体碳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时间:2023年05月19日核心提示: 近日,我校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学院在土壤剖面微生物残体碳积累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Climatic seasonality challenges the stability of microbial-driven deep soil carbon accumulation across China”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文)近日,我校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学院在土壤剖面微生物残体碳积累方面取得新...
-
我室学者在Cell杂志合作发文揭示植物维持先天免疫系统稳态的新机制
时间:2023年05月16日核心提示: 近日,我校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固定研究人员、湖北洪山实验室于晓教授,德州农工大学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系的何平教授和单立波教授团队在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PRR蛋白能够保护受损PTI免疫反应的新机制,建立了植物PTI-DTI-ETI不同免疫途径信号交互的新模式。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于晓)近日,我校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固定研究人员、湖北洪山实验室于晓...
-
我室生物固氮团队解析了大豆根瘤衰老的分子调控机制
时间:2023年05月16日 核心提示: 近日,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固氮团队研究成果于在Plant Cell在线发表,研究解析了大豆根瘤衰老的分子机制,为大豆氮素高效吸收和高蛋白大豆培育提供关键基因资源。该文章同时被期刊编辑选为亮点工作进行评论(Doll, 2023)。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余海翔)近日,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和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物固氮团队研究成果以“GmNAC039 and GmNAC0...
-
我室生猪肠道功能微生物代谢产物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时间:2023年05月15日核心提示: 近日,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动物育种与健康养殖前沿科学中心、湖北洪山实验室晏向华教授课题组在Microbiome杂志发表题为“Gut microbiota-derived 3-phenylpropionic acid promotes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function via AhR signaling”的研究论文。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胡军)近日,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动物育种与健康养殖前沿科学中心、湖北洪山...
-
我室在土壤团聚体原生动物分布及调控耐铜细菌群落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时间:2023年05月12日核心提示: 近日,我校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生物化学与环境课题组黄巧云团队在土壤团聚体原生动物分布及调控耐铜细菌群落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和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上。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吕振光)近日,我校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生物化学与环境课题组黄巧云团队在土壤团...
-
华中农大在非洲猪瘟病毒致病机制和疫苗研发方面取得新进展
时间:2023年04月07日核心提示: 研究发现,缺失I73R基因的重组病毒完全丧失对家猪的致病性,且能抵抗致死剂量亲本强毒株的攻击,表明I73R是ASFV编码的主要毒力基因之一。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沈洲)近日,华中农大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彭贵青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陈鸿军教授团队研究成果“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I73R is a critical virulence-related gene: A potent...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多病原侵染重要作物的微生物组学基础和调控机制”在我校启动
时间:2023年04月06日核心提示: 2023年4月3日,由我校姜道宏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病原侵染重要作物的微生物组学基础和调控机制”在我校正式启动。该项目由我校牵头,联合宁波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共同承担。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明家)4月3日,由我校姜道宏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病原侵染重要作物的微生物组学基础和调控机制”在我校正式启动。该项目由我校牵头,联合宁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