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焕春,男,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应急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科技部禽流感攻关专家组组长、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领域专家组副组长、国家“973”计划传染病专家组副组长、农业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农业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动物病原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疫苗及诊断试剂的研究。1972年3月~1975年7月,在华中农学院兽医学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10月~1988年2月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兽医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1988年2月~1989年1月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国际动物传染病研讨班学习;1989年2月回国回校任教;1993年10月~1994年10月、2001年1月~4月先后两次赴德国慕尼黑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先后主持承担“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家科技攻关等科研项目4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武汉市一等奖1项,发表研究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文章200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3部,获得国家转基因安全证书16个、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19个、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4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5项、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3个。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等荣誉。领衔的研究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
金梅林,女,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围绕重要人兽共患病和动物新发突发疫病防控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了深入系统研究。阐明病原致病与免疫机制,解决动物生物制剂研发和产业化关键技术难题,创制新型疫苗、诊断制剂等精准生物防控产品,实现成果转化并全国推广应用,为我国动物防疫事业和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承担科研任务43项,主持973、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课题29项。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12项、临床批件6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9件、国际专利3件。建立行业和地方标准14项。发表SCI论文233篇,他引4324次,H指数34,其中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在PNAS、Nat Commun等杂志发表论文163篇;连续9年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主编著作3部、副主编4部。自主研究成果转让59项/次,转让经费2.2亿元。成果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养殖业增效577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第一2项,第二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第一3项)、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1项(第一)。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国侨界创新成果贡献奖、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湖北三八红旗手等荣誉1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