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欢迎您!

| ENGLISH

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实验室动态  >  正文

实验室动态

实验室动态
奋斗铸就青春: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举办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3-06-26

 核心提示: 6月15日至6月17日,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在校园毕业季举办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让研究生们分享科研经验,畅谈读研心得,展现新一届学生的青春与奋斗,诠释实验室的“传承”与“创新”。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许蓉 吴承春)6月15日至6月17日,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举办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让研究生们分享科研经验,畅谈读研心得,展现新一届学生的青春与奋斗,诠释实验室的“传承”与“创新”。

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6月15日,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D座六楼会议室座无虚席。本次学术报告会邀请了实验室近期在《Nature》上发表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沙干、孙鹏两位今年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分享科研成果背后的故事。报告会由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姜道宏教授主持,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科发院副院长、洪山实验室副主任伍莺莺,植物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周雄,两位研究生的导师、《Nature》通讯作者李国田教授共同出席学术报告会,实验室相关课题组师生共近100人参加报告会。

 两位博士研究生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为题,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文章背后的故事。他们积极参与导师的实验室建设,“白手起家”,从投稿到接收,历时 556 天的漫长投稿、修改、答辩的艰辛历程,诠释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艰辛与收获。他们深深体会到了科研过程中积极主动加强国内外合作、开展有组织科研的重要性,也感恩在这个过程得到很多老师的大力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寻求合作的过程中,获得的一些信息会让科学研究临时遇到的“山穷水尽”突然“柳暗花明”。他们在分享中反复提到,科研工作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勤于思考、不怕苦不放弃、敢于勇攀高峰的精神,始终是最珍贵的品格和素养。报告会结束时,现场参会的研究生表示,学长的研究经历对他们触动很大,他们要学习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主动思考,勇于开拓,让自己的研究生生涯不留遗憾。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6月17日,2023年度优秀研究生评选活动在农业微生物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举行,来自不同学院、不同研究方向的21名实验室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评选。他们依次对自己的科研经历与心得、学术交流、社会实践等情况进行了分享。一份份“成绩单”的背后都是一段“奋斗史”,一段“青春的故事”。

 曾晓敏同学从文科学士跨界到理科博士,从理科小白奋斗到获得公派留学资格,她的科研工作得到国外合作导师的肯定。在不断的超越自我中,仿佛看到了导师对她的祝福:“那个明亮的未来”正向她走来。胡子喆同学在科学研究上不断探索,成果丰硕;在社会实践中,深入生猪养殖、屠宰、销售等一线,学习系列先进疫苗生产技术和实践技能;生活中热衷公益,无偿献血,积极参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王阿晨同学作为微生物楼B座研究生第四党支部书记,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科研上刻苦努力,勤于钻研,工作中积极主动,是导师得力的助手。

 同学们在分享过程中,谈的最多的是在科研过程中,在实验室“创新、创造、创业”的文化引领和熏陶下,在导师的带领下,如何克服困难,树立信心,“沉得住气”;如何加强合作,勇挑重任,挑战自我,奋斗不息,成就自我。

 据悉,实验室年度优秀研究生评选活动在每年毕业季举行,迄今已连续举办了17年,激励了众多实验室学子在创新、创造、创业的道路上笃行致远。这些学子有的成长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学术领域知名学者,有的创办企业,回馈母校,开展校企合作。

 审核人 吴承春